书目荐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推广 . 书目荐读 . 正文
文学类专业学生阅读书目导读
时间:2022年09月23日 09:01 作者:毛华兵 点击:[]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文学类专业学生阅读书目导读》,作者是王建科、付兴林 。

本书共涉及260种书籍,分成八个类别,分别是历史、文化类,哲学、思想类,文学作品类,美学、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史类,语言类,教育、心理类,新闻传播类及其他类。其中,"其他类"是对前七类无法涵盖的书籍的归类。依据各类的性质、特点,八个类别中大体按先古后今、先中后外、先史后论、先一般后特殊的体例进行编排。导读主要由书名、版本、作者简介、章节体例、基本观点或内容、研究方法或创作特点、写作背景、地位与影响等构成。

《文学类专业学生阅读书目导读》精选了305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比照"诗三百"之称谓,将其简称为背诵300篇,附录在"阅读书目导读"之后,以期收到阅读与背诵相得益彰之功效。所选篇目,内容上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兼顾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时间上,由古至今;空间上,先中国后外国;体裁上,以诗、词为主,兼及其他文学样式;在具体作品的择录上,整体与节选相结合。

历史、文化类22

司马迁著《史记》

范文澜著《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汤因比著《历史研究》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胡兆量等著《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庞朴著《中国文化十一讲》

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张法著《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黄卓越、党圣元主编《中国人的闲情逸致》

钱穆著《国学概论》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著《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

[]许倬云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姜守明著《西方文化史》

[瑞士〕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霍布森著《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哲学、思想类17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李泽厚著《中国代思想史论》

杨伯竣译注《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

陈来著《宋明理学》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

刘放桐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

[]莫尔著《乌托邦》

[Ⅰ康帕内拉著《太阳城》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卢梭著《社会契约论》

[]维柯著《新科学》

[]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文学作品类81

余冠英选注《诗经选》

马茂元选注《楚辞选》

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

刘义庆著,徐震埒校笺《世说新语校笺》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

吴楚材等选编,王英志注评《古文观止注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

钱锺书选注《宋诗选注》

胡云翼选编《宋词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

庾学颉编《元人杂剧选》

王实甫著《西厢记》

汤显祖著《牡丹亭》

王季思等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王季思等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施酎庵、罗贯中著《水浒传》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

吴承恩著《西游记》

冯梦龙著《三言》

凌濛初著《二拍》

曹雪芹著《红楼梦》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

吴敬梓著《儒林外史》

李伯元著《官 场现形记》

吴趼人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著《老残游记》

曾朴著《孽海花》

鲁迅著《呐喊》

张秀枫编选《鲁迅杂文精选》

郭沫若著《女神》

强弓选编《徐志摩诗》

郁达夫著《郁达夫选集》

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

梁仁选编《朱自清散文》

著《家》

巴金著《随想录》

茅盾著《子夜》

沈从文著《沈从文小说选》

张爱玲著倾城之恋》

钱锺书著《围城》

老舍著《骆驼祥子》

曹禺著《曹禺选集》

艾青著《艾青精选集》

赵树理著《赵树理选集》

杨沫著《青春之歌》

孙犁著《孙犁小说名篇》

傅敏编《傅雷家书》

金庸著《射雕英雄传》

季红真选编《汪曾祺小说》

路遥著《平凡的世界》

阎月君等编选《朦胧诗选》

菡萏、王川编《贾平凹散文精选》

贾平凹著《浮躁》

余秋雨著《文化苦旅》

王小波著《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杂文自选集》

陈忠实著《白鹿原》

余华著《活着》

王安忆著《长恨歌》

海子著《海子的诗》

林志浩著《鲁迅传》

[]斯威布著《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俄狄浦斯王》

[]但丁著《神曲》

[]莎士比亚著《哈姆莱特》

[西]塞万提斯著《堂吉诃德》

[]歌德著《浮士德》

[]雨果著《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著《高老头》

[]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

[]卡夫卡著《城堡》

[]马尔克斯著《百年孤独》

[]纳博科夫著《洛丽塔》

[]昆德拉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袁可嘉等编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波斯]萨迪著《蔷薇园》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紫式部著《源氏物语》

[日]川端康成著《雪国》

[印]泰戈尔著《吉檀迦利》

四、美学、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史类(64)

张法著《中国美学史》

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

高鑫著《电视艺术美学》

钱锺书著《谈艺录》

钱锺书著《管锥编》

叶舒宪著《文学与人类学》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

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

[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

[德]黑格尔著《美学》

[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

[波兰]英加登著《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

[德]格罗塞著《艺术的起源》

[英]弗雷泽著《金枝》

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

[美]波斯纳著《法律与文学》

贺西林、赵力著《中国美术史简编》

吴永强著《西方美术史》

[美]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

[美]波德维尔、汤普森著《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张菁、关玲著《影视视听语言》

周星主编《影视艺术概论》

[美]加纳罗等著 《艺术:让人成为人》

袁珂著《中国神话史》

杨海明著《唐宋词史》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

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

陈大康著《明代小说史》

张俊著《清代小说史》

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美]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丁帆著《中国乡土小说史》

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

徐复观著《中国文学精神》

胡晓明著《中国诗学之精神》

梅新林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孙昌武著《道教与唐代文学》

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

施蛰存著《唐诗百话》

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

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

瞿松林、傅绍良著《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

尚永亮著《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

胡可先著《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

傅道彬著《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

叶嘉莹著《唐宋词十七讲》

沈松勤著《唐宋词社会 文化学研究》

龙榆生著《词曲概论》

王国维著《人间词话》

桨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美]浦安迪著《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严家炎著《金庸小说论稿》(增订本)

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欧阳友权等著《网络文学论纲》

五、语言类(19)

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

马建忠著《马氏文通》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

赵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

杨伯峻、何乐士著《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朱德熙著《语法讲义》

王力著《诗词格律》

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

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

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

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

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德]赫尔德著《论语言的起源》

[英]利奇著《语义学》

[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

[美]乔姆斯基著《句法结构》

六、教育、心理类(14)

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苏立康著《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育家成长丛书》(20 种)

曹明海著《语文教学解释学》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尚文著《语文教学对话论》

[法]卢梭著《爱弥儿》

[苏]巴班斯基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

[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瑞士]荣格著《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

[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

[美]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

七、新闻传播类(26 )

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

李希光著《转型中的新闻学》

童兵、林涵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

邓科主编《后台》(第一辑)

[英]弥尔顿著《论出版自由》

[美]李普曼著《公众舆论》

[美]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

[美]弗林特著《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

[美]拉斯韦尔著《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郭镇之著《中国电视史》

孙玉胜著《十年一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刘利群、傅宁编著《美国电视节目形态》

[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

[美]怀特著《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

王怡红著《人与人相遇:人际传播论》

[美]施拉姆著《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美]萨默瓦等著《跨文化传播》

[加拿大]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美]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

[美]阿伦斯著《当代广告学》

周毅等编著《电视摄像艺术新论》

刘毓敏等编《电视摄像与编辑》

黄匡宇等编著《电视节目编辑技巧》

黄匡宇等编著《电视画面创作技巧》

官欣欣等编著《Photoshop CS2中文版平面创意设计经典案例》

八、其他类(17)

[美]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董小玉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

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马正平主编《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基本文体写作》

裴显生等主编《应用写作》

申漳著《简明科学技术史话》

[英]达尔文著《物种起源》

[英]霍金著《时间简史》

厉以宁著《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英]凯恩斯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德]韦伯著《经济与社会》

佥正昆著《社交礼仪教程》

郭惠民主编《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选评》(系列)

[美]威尔科克斯著《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

[美]德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

 

中外文学经典背诵300篇

中国古代文学

《关雎》(《诗经》)

《兼葭》(《诗经》)

《采薇》(《诗经》)

《伯兮》(《诗 经》)

《汉广》(《诗 经》)

《静女》(《诗经》)

《氓》(《诗经》)

《东山》(《诗经》)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鱼我所欲也》(《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老子》

《逍遥游》(节选) (《庄子》)

《劝学》(节选)《荀子》)

《大道之行也》(《礼记》)

屈原《离骚》(节选)

屈原《湘夫人》

屈原《国殇》

屈原《橘颂》

李斯《谏逐客书》(节选)

贾谊《吊屈原赋》(节选)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陌上桑》(汉乐府)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其二)

曹操《短歌行》

曹植《白马篇》

曹植《野田黄雀行》

刘祯《赠从弟》

诸葛亮《前出师表》

阮籍《咏怀诗》(其一)

左思《咏史》(其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其三)

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陶渊明《和郭主簿》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谢灵运《登池上楼》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其五)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吴均《与宋元思书》

庾信《重别周尚书》

《木兰诗》(北朝民歌)

王绩《野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骆宾王《在狱咏蝉》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虛《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感遇》(其二)

王湾《次北固山下》

张九龄《望月怀远》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终南山》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

王昌龄《闺怨》

高适《燕歌行》

高适《别董大》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蜀道难》

李白《将进酒》

李白《行路难》(其一)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夺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崔颢《黄鹤楼》

杜甫《兵车行》

杜甫《月夜》

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登高》

杜甫《登岳阳楼》

韩愈《山石》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师说》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陋室铭》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江南春绝句》

杜牧《泊秦淮》

杜牧《早雁》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安定城楼》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

李商隐《隋宫》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溫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韦庄《台城》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王禹俁《村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范仲淹《岳阳楼记》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

林通《山园小梅》

欧阳修《戏答元珍》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

欧阳修《醉翁亭记》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王安石《北陂杏花》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新城道中》

苏轼《前赤壁赋》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

黄庭坚《寄黄几复》

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

周邦彦《兰陵王·柳》

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

李清照《永遇乐·元宵》(落日镕金)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

陆游《关山月》

陆游《书愤》

陆游《游山西村》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

陆游《卜算子·咏梅》

范成大《四时 田园杂兴》(其一)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刘克庄《礼园春》(何处相逢)

刘过《沁园春》(斗酒 彘肩)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

林升《题临安邸》

文天祥《金陵驿》

文天祥《过零丁洋》

叶绍翁《游园不值》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

刘因《观梅有感》

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

关汉卿《窦娥冤》(选段)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

马致远《汉宫秋》(选段)

王实甫《西厢记》(选段)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乔吉《水仙子·寻梅》

张可久《金字经·春晚》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汤显祖《牡丹亭》(选段)

顾炎武《精卫》

王士镇《真州绝句》(其二)

袁枚《马嵬》

朱彝尊《桂殿秋》

纳兰性德《长相思》

李玉《千忠戮》(选段)

洪畀《长生殿》(选段)

孔尚任《桃花扇》(选段)

曹雪芹《好了歌》

曹雪芹《好了歌注》

曹雪芹《枉凝眉》

曹雪芹《飞鸟各投林》

龚自珍《咏史》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一) ....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节选)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节选)

二、现当代文学

鲁迅《答客诮》

鲁迅《野草·题辞》

闻一多《死水》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沙扬娜拉 ·十八》

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乐园鸟》

郁达夫《钓台题壁》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匆匆》

陆蠡《囚绿记》(节选)

郭沫若《天狗》

冯至《蛇》

冯至《十四行》

徐迟《江南》(一)

卞之琳《断章》

卞之琳《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艾青《我爱这土地》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冰心《往事(二)之三》

茅盾《白杨礼赞》

丽尼《鹰之歌》

何其芳《黄昏》

臧克家《老马》

穆旦《诗八首》

曹禺《雷雨》(第二幕节选)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毛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

闻捷《葡萄成熟了》

流沙河《草木篇》

曾卓《悬崖边的树》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食指《相信未来》

北岛《回答》

北岛《宣告》

蔡其矫《祈求》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第三节)

骆耕野《不满》

舒婷《致橡树》

舒婷《双桅船》

韩东《有关大雁塔》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四姐妹》

顾城《一代人》

顾城《昨天,象黑色的蛇》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余光中《乡愁》

郑愁予《错误》

巴人《况钟的笔》

马南邨《一个鸡蛋的家当》

傅雷《心灵的灰烬》

巴金《怀念萧珊》(第四节)

余秋雨《废墟》(第一节)

三、外国文学

萨福《给所爱》

萨迪《蔷薇园·论知足常乐》

《罗兰之歌·陷阵》(法国英雄史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33首)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选段)

歌德《流浪者之夜歌》

歌德《迷娘歌》

海涅《西利西亚纺织工人》

彭斯《苏格兰人》

雪莱《西风颂》

拜伦《<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

莱蒙托夫《帆》

莱蒙托夫《云》

莱蒙托夫《诗人之死》

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普希金《自由颂》

普希金《致大海》

裴多菲《这在我是可怕的思想》

裴多菲《反对国王》

惠特曼《开拓者!啊,开拓者!》

高尔基《海燕》

叶赛宁《明天一清早把我叫醒》

瓦雷里《石榴》

叶芝《当你老了》

泰戈尔《吉檀迦利》(36、69 )

泰戈尔《飞鸟集》(93)

泰戈尔《园丁集》(31)

秦戈尔《新月集·孩子的世界》